扎根民族地区的森林防火卫士——记攀枝花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任世康
来源:攀枝花日报 发布时间:2024-09-25 选择阅读字号:[ 大 中 小 ] 阅读次数: 0
16岁时,任世康加入盐边县森林消防专业队。每次火情来临时,他都冲在最前面,努力做到科学扑火、高效扑火,为民族地区森林防火拉起一道“橙色大闸”。
2020年格萨拉景区,救火过程中遭遇风向突变,一名队员被包围在火场中,任世康奋不顾身拿着灭火机冲进了火场,冒着生命危险救出被困的队员。当时,任世康的脸被烧掉皮,头发被烧焦,腿被灭火器烫伤,脚底磨出血泡,全身被烟熏得看不出模样,然而他却全然不顾,又迅速组织队员进行灭火,最大限度减小了当地群众的财产损失。这些年,任世康和战友们参与了100余场森林火灾扑救,发挥了骨干力量和尖刀连、排头兵的作用。他带的团队以顽强的战斗作风,过硬的技能素质,荣获全省森林消防技能大赛优秀团队、优秀骨干团队等荣誉。任世康也被评为全省森林草原集中训练培训优秀学员。
任世康作为一名长期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森林消防干部,做得最多的就是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拉家常、交朋友。旱季防火、雨季防汛,每天他都要开一两个小时的车,再走一两个小时的路,到最边远的地方,宣传党的民族政策、脱贫攻坚政策、“三先四不打”扑灭火要求等,争取当地群众对森林防火的支持,把群众发动起来当防火员,保护森林安全。雨季期间,每次下暴雨时,他都会打电话给存在地质灾害威胁地区的群众询问情况,驾驶车辆实地查看险情,始终把群众的安全放在第一位。
2006年12月,任世康到盐边县中部片区森林消防专业队后,立即前往位于二滩环湖路上的原鳡鱼乡安家坪组,在大山中扎下了根。这些年,他以山里为工作“阵地”,欠下了许多难以偿还的“亲情账”。母亲去世时,他因为在大山中扑火,没有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;长期将大女儿托付在妻弟家中,大女儿上高二,他都没有参加过一次家长会。
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。盐边县鳡鱼乡因区划调整,乡政府、学校、医院、派出所等全部并入渔门镇。任世康所在中队的驻地远离村民居住区,连为中队煮饭的人都很难找到。没有办法,任世康只有反复动员在攀枝花市区打工的妻子,带上小儿子到山里为队员们做饭。他把家从炳草岗搬到驻地,带领队员利用闲置的空地种菜,搭起圈舍养鸡、养猪,和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一起发展生产。“天天和各族群众在一起,天天做自己喜欢的事,我这个森林卫兵很幸福。”任世康说。
(选自攀枝花日报2022年7月14日)